2012-06-28

關於電子舞曲的騙局與真實


我沒聽過Deadmau5的音樂、也不特別有興趣,但我仍覺得這是一篇少見地誠實、幽默且白話的談論電子音樂的有趣文章:<這是一場騙局,因為我們都按播放鍵(空白鍵)by Deadmau5>




有趣之處首先在於文章標題的翻譯,因為Deadmau5發表在Tumblr上的原文標題其實是「we all hit play」,我相信只要有把原文看完的,會有部分人冒出跟我同樣的疑問:「這跟『騙局』有什麼關係啊?」要嘛是譯者看完了Deadmau5赤裸坦承的真情告白之後,自認看清真相而覺得大家都被這顆老鼠頭騙慘了;要嘛就是在反諷崇拜電子音樂舞台明星的迷弟迷妹;但依照譯者的翻譯功力以及下標點、斷句的莫名其妙邏輯來看,我蠻肯定他的意思是前者而非後者。

所以除了中文標題值得稍微玩味個兩、三秒之外,還是建議看得懂簡單英文的人去讀原文"we all hit play"比較好,因為連我這英文能力不怎麼樣的人,都看得出這篇譯文除了難以閱讀、編排混亂以外,還有不少地方嚴重曲解了原本的語意。所以以下的引用我也會盡量重翻一遍。

’’its no secret.  when it comes to “live” performance of EDM… that’s about the most it seems you can do anyway. It’s not about performance art, its not about talent either (really its not). (談及電子舞曲的「現場表演」,其實沒什麼秘密,再怎樣搞就幾乎是表面上你能做的那些。這無關表演藝術、也無關才能(真的無關)。)’’


這句話說中了一些長久以來藏在我心深處的想法。

去看室內樂、搖滾樂、印度音樂、噪音、劇場表演、舞蹈等等等的現場演出,跟我去一場電子舞曲的派對(不管是live performance或DJ),那個參與狀態是截然不同的。對於後者,我真的不太會去在意台前的人臉上什麼表情、用什麼器材、用上了什麼技巧、他盯著筆電時是不是正在聊MSN……。重點在於音樂的行進能否引導我的身體與精神進入某種情境、或者暫時無我的狀態。我不曉得是不是有人對那套對於九零年代銳舞文化的分析感到厭倦、覺得是老生常談了,不過那對我個人的派對經驗來說,有些論點仍是很適用的。譬如在黃孫權(嗯,也可能同樣有很多人對這名字感到厭倦了)的陳年舊文<重回街道:一個銳舞文化與搖頭丸政治之空間觀察>中所寫的:

「電子舞曲破壞了傳統搖滾音樂的明星系統,與主體意識。所有參與銳舞的人們都是主角。不但是音樂混淆了演出者觀與明星結構。銳舞的舞會也讓傳統舞會的舞臺消失,讓操縱性的凝視(mastering gaze)消失。傳統舞會上DJ們以聲音的方式帶領舞客高潮,以及舞群或領引舞會開始的舞者已然不存(想想公辦舞會的主持人)。」

重點在於這個電子音樂播放與操縱者的角色,在我的派對狀態裡(無論當我是一個DJ或當我是一個舞客時)的確不那麼是一個集所有目光於一身的「表演者」,而更像是從旁協助儀式進行的祭司或巫師。



Deadmau5的告白再來就更精采了:

’’Im just so sick of hearing the “NO!!! IM NOT JUST DOING THIS, I HAVE 6 TABLES UP THERE AND I DO THIS THIS AND THIS”  like… honestly. who gives a fuck?  i dont have any shame in admitting that for “unhooked” sets.. i just roll up with a laptop and a midi controller and “select” tracks n hit a spacebar.  ableton syncs the shit up for me… so no beatmatching skill required. “beatmatching” isnt even a fucking skill as far as im concered anyway. so what, you can count to 4. cool. i had that skill down when i was 3, so dont give me that argument please. (我就是受夠了那些「不!我在台上做的可不只是這些,我可是用了六台唱盤!我還做了啥和啥啥啥」的嚷嚷……說真的,誰管你那些啊?我一點也不恥於承認,在演出我的unhooked sets時,我所做的就是捲動電腦螢幕上以及midi controller裡的選單,選擇曲子,然後按下空白鍵播放。Ableton幫我將所有的東西同步,所以我並不需要對拍技能,反正對拍根本不曾是我關心過的什麼他媽的技能。所以咧,你可以數到四,酷耶。我三歲的時候就學會這個「技能」了,所以拜託別再跟我爭論這個。)’’

看到這段,猜想會有部分DJ會在電腦前大罵:「幹,有了Ableton Live跟Traktor之後,一堆阿貓阿狗都可以隨便上台當DJ耍帥了啊?!那像我這種辛苦一張張搜集唱片、辛苦紮實練對拍的DJ地位被擺到哪裡去了啊?用Sync鍵來對拍的,你當什麼屁DJ啊?」這顯示的,究竟人們總是擔心隨便被阿貓阿狗搶去了地位、總是在劃非誰是阿貓阿狗或者誰才有著貨真價實的才能、誰又太愛耍帥?亦或是在數位音樂的年代,仍然有不少人如同70年代初期,龐克音樂在傳統搖滾音樂的殿堂裡撞出一個窟窿時,搖滾樂手、或者習於傳統搖滾樂的聽眾對於龐克的粗糙、看起來技術性過低的叱之以鼻,「什麼?你他媽的從頭到尾只刷三個和絃,算什麼樂手?」應用在今天,我真的就曾於一個在台灣獨立音樂圈算有不小地位的樂團主唱兼吉他手的臉書上看到一段發言:「在那邊聽DJ放音樂實在太白癡了!」他指的,是在某國際電子音樂團體的現場表演前,聽暖場DJ「接歌」、「放音樂」很白癡。同理,認為用Sync對拍很白癡的,在DJ圈似乎也有這樣的聲音,拿這張之前在臉書上流傳的圖就可以做很清楚的說明:

說實在的,我的確有幾場演出都是用sync對拍、每次放cd的時候對拍也對的亂七八糟,我還有很長的路要練、我也會想用ableton live做我自己的live set演出。我同意,DJ現場要能夠總是很穩的對到拍的確是很難。但,我的意思是,這真的有那麼值得拿來說嘴嗎?會不會對拍,是討論哪一場好派對或哪一位好DJ的時候優先值得討論的事情嗎?總是手動對拍的人有必要一直去損用sync鍵的人來對拍有多白癡嗎?有必要一直去強調用數位媒介的人有多不真材實料,好證明自己嗎?

我想起漫畫櫻桃小丸子的作者,在一本書裡提到她和正在練習魔術的丈夫的對話,被櫻桃子所激怒的丈夫說:「你這種為了想要找出破綻來欣賞魔術的心態,真是太不可取了!」(就跟想要抓DJ凸搥的心態而前去趴體的人一樣不可取,我就曾經在派對上聽到旁邊有人大聲在舞池裡說:「那個DJ剛剛跑拍了耶。」我心想天啊你到底來幹嘛的?)

對我來說音樂也是如此,儘管我的混音技巧、我的作品的確有很多待改進的空間,站上台或把自己的東西拿出來時難免自卑,但我還是告訴自己不要因此就躲在角落畫圈圈……。能夠享受跟別人分享音樂的過程、讓自己的心靈得到洗滌或者有所收穫,並在其中不斷成長,這才是最重要的。就像Deadmau5最後說的:

’’you know what makes the EDM show the crazy amazing show that it is?  you guys do, the fans, the people who came to appreciate the music, the lights, all the other people who came, we just facilitate the means and the pretty lights and the draw of more awesome people like you by our studio productions. (你知道是什麼讓電子舞曲的表演如此瘋狂、令人驚艷嗎?是因為你們,這群粉絲們,這群讚賞我們的音樂、燈光、舞台效果的人和其他的參與者,我們只是透過我們的創作,促成了更多很棒的人的共襄盛舉。)’’

數位介面的確是讓「放歌門檻」降低了沒錯,但我覺得這件事最大的意義,是代表更多人有機會、且更容易進一步接觸到DJ這回事(也很大程度的跟器材的價格下滑有關,這對像我這種窮小子來說是很重要的),卻不代表「當一個好DJ的門檻」降低了。機器可以幫人對拍,但是機器可以幫人鋪陳兩三個小時的故事嗎?機器可以幫人累積品味、可以幫人增加對聲音的感受能力、可以幫人增加對現場氣氛的觀察與掌握能力嗎?很顯然的還是不行吧?所以,有些事情跟媒介的發展並沒有太絕對的關係,更又有何必要憂心哪個新科技、新媒介又創造了哪些有名無實的偶像?反正那些偶像不需要新科技也可以當偶像,膜拜者不需要平板電腦或流行雜誌也可以膜拜啊。

所以我反而覺得,「那些在台上的所有一切其實是個騙局!」的這個論調的塑造本身,才是個騙局,而真實,總會經常在拋開「找出魔術的破綻」的心態、而好好享受音樂帶來的魔術與催眠的時刻,就悠然浮現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